云峰新材IPO受阻:经销商与供应商疑存不当交易

云峰新材IPO之路受阻:监管警示与内部问题
IPO申请终止:监管警示后的连锁反应
浙江升华云峰新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峰新材”)在经历了长达三年半的排队等待后,其IPO申请在4月份遭遇了终止审核的命运,成为当月首家IPO申请终止审核的公司。此前一个月,云峰新材及其相关责任人、保荐代表人、签字会计师因违规行为遭到监管警示,这为其上市之路画上了句号。
违规行为:商标授权模式与研发管理内控不符
云峰新材的违规行为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在商标授权模式下,个别经销商和OEM供应商由同一自然人控制的情况未被明确说明;二是研发管理内控制度实际情况与申报文件中的陈述不符。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监管机构对其发出警示。
经销商与OEM供应商的关联关系
云峰新材的经销商和OEM供应商之间存在复杂的关联关系。例如,合肥豪林商贸有限公司和六安市叶集区瑞驰木业有限公司均由同一自然人控制,这种关联关系在云峰新材的申报文件中并未得到充分披露。
股东亲属与前员工的经销商身份
云峰新材的经销商中,不乏公司前员工或主要股东近亲属的身影。这些经销商在采购云峰新材产品时,其单价往往高于市场均价,这引发了关于定价公允性的质疑。
商标授权费对毛利的贡献
云峰新材主营人造板、木地板、科技木和定制家居等产品,其毛利近一半依赖于商标授权费。尽管商标授权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仅在10%左右,但其对毛利的贡献却占据了近半壁江山。
毛利率下滑趋势
近年来,云峰新材的毛利率呈现下滑趋势。从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总体毛利率从22.73%下降至19.30%。这一趋势如果持续下去,可能会对公司的盈利能力造成影响。
行业竞争与成本控制的挑战
云峰新材在面对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同时,如果不能持续提升技术水平、品牌溢价和控制成本,可能会导致产品销售价格和产品成本发生不利变化,进而影响公司的毛利率和盈利能力。
商标授权模式的风险
云峰新材也意识到了商标授权模式的风险。如果公司无法有效对OEM供应商实施产品质量管控,可能会导致品牌声誉受损。此外,商标授权模式的未来发展若不适应市场变化,公司可能面临业务规模增长放缓乃至下降的风险。
综上所述,云峰新材IPO申请的终止,不仅是监管警示的直接结果,也是公司内部问题累积的必然。在未来的发展中,云峰新材需要正视并解决这些问题,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