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新动力:上交所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效能提升

资本市场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
融资支持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显著
2022年至今,沪市中小微企业融资支持资产支持证券(ABS)累计发行超过5,000亿元,为上千万家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持,注入了强劲动能。这一数据充分展现了资本市场在服务中小微企业、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方面的决心和能力。
精准匹配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中小微企业在税收贡献、就业保障、创新驱动和产业链协同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多次强调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与大型企业不同,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通常表现为“短、小、频、急”,而资产证券化产品(ABS)能够高效募集资金,服务于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ABS产品案例分析
以“远惠系列-2024远东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三期ABS”为例,该产品发行规模达21.08亿元,支持约1千户中小微企业通过融资租赁方式取得生产经营必备的设备。另一个案例是“京东科技盛采1号第6期ABS”,发行规模5亿元,支持约1千户中小微企业开展采购业务,服务产业链协同和供应链稳定。这些ABS产品户均贷款金额多分布在1万-100万之间,每发行千亿规模的中小微企业融资支持ABS即可支持10万-1,000万户小微企业的融资,资本市场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的规模效应显著。
扩面增类提升普惠金融效能
2025年3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行动方案》,旨在加强对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金融支持,丰富普惠金融资产证券化产品供给,提升资本市场服务普惠金融效能。沪市发行的中小微企业融资支持ABS覆盖了应收账款(供应链)、融资租赁、经营性小额贷款、知识产权等多种类型的资产,为中小微企业拓展了融资渠道,降低了融资成本。
例如,“杭州未来科技城知识产权第2期ABS(专精特新)”支持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通过持有的大数据、人机交互、工业互联网安全等前沿领域知识产权获得了融资。“中铁资本保理工瑞”系列ABS则由中国中铁发挥自身资信优势,组织中小微供应商以其对中国中铁成员单位的应收账款开展融资,提效降本效果明显。“美团生意贷”系列小微企业ABS由美团面向入驻平台的商家提供周转资金,满足开新店、店铺装修、购买新设备、采购原材料等经营需要,美团再通过ABS盘活资产、获取再投放的资金,并可将资本市场的低成本让利于生意贷投放。
中小微企业ABS市场表现稳健
近年来,中小微企业融资支持ABS产品风险持续稳健,验证了ABS产品分层设计理念与风险分散机制的有效性。从一级发行来看,中小微企业融资支持ABS融资成本逐年降低。据Wind数据,2022年,美团小微类型ABS产品的优先级加权利率约为3.20%,至2024年已逐渐下降至2.40%左右。京东小微类型ABS产品的优先级加权利率则从2022年的3.40%左右,逐渐下降至2024年的2.30%左右。
二级市场成交方面,该类产品呈现出良好的流动性。据Wind数据统计,2024年以来,该类产品累计成交金额超千亿元,市场交易的日益踊跃,吸引了更多投资机构参与认购,推动形成投融资的良性循环。
上交所持续支持中小微企业
上海证券交易所将继续积极发挥资本市场功能,精准对接和支持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多措并举为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注入新动能。后续,上海证券交易所将持续强化产品宣介,帮助中小微企业更深更好地了解、运用资产证券化产品;加强投融对接,开展形式多样、功能丰富的债券发行人路演活动,提高融资效率,引导市场机构将资源向普惠金融服务倾斜;积极培育多元投资者,建立健全做市机制,进一步提升二级市场流动性,降低融资成本,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